服务热线
0579-82257997
发布时间:2018-10-30 来源:大马力
未来,长城汽车将与H2M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欧洲、中国和全球的氢能基础设施,共同加速欧洲和中国向氢能交通的过渡。
——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锋
近日,在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长城汽车宣布已入股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MOBILITY,成为该公司的第七大股东。
据资料显示,H2MOBILITY是全球领先的德国加氢站运营商,主要负责建立德国全国性的加氢站基础设施,支持德国的燃料电池驱动。据悉,目前H2MOBILITY在德国已有超过50座加氢站投入运营,此外还有40多座加氢站项目正在实施中。长城汽车此番入股,是与德国加氢站运营品牌的合作,更是对氢能源市场的进一步布局。
实际上,这已经并非长城汽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首次发声。在今年8月31日,长城汽车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1%股权,成功控股上海燃料电池。这使得长城汽车已经具备了为各种应用开发和部署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燃料电池驱动技术。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正在进行大量投资以推进氢基础设施技术的商业化,据悉,长城汽车早已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具备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测试、试制,以及整车集成与测试能力。而此次与H2M的合作正是计划的具体落实。通过入股H2M,长城汽车可以与德国领先的PPP氢能基础设施联盟合作并向其学习,这将有助于加速中国加氢站网络的部署。从而助推中国建立起具有竞争力、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加氢站基础设施网络。
按照长城汽车的规划,首辆基于专属平台的燃料电池车型计划于2020年进行展示,并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推出首支燃料电池车队,最终将于2025年正式向市场推出成熟的氢燃料电池车型。
显然,长城汽车希望通过氢能源,在中国市场谋划一个发展的大局!
氢能源汽车有何好?让长城汽车为其魂牵梦绕!
事实上,除了长城汽车之外,像丰田,本田还有现代等实力车企,都已经纷纷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比如现代Nexo,丰田Mirai、还有本田Clarity都已开始量产,并逐步开始面向个人销售。所以问题来了,让长城、现代、丰田和本田所热衷发展的氢能源车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我们简单的理解什么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所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其实就是用氢发电,然后再以电力驱动车辆。而氢燃料电池确实有很多优点,氢是地球上最广泛存在的元素之一,获取氢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各种工业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氢气;更重要的是,燃料电池对环境排放完全无污染,因为它工作时的唯一排放就是H2O,也就是水。如果催化装置足够干净的话,这些水甚至是可以饮用的,或者灌溉花花草草也行。
其次,从便捷性和功能性方面来看,和普通汽油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做到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比起新能源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在充能时间上有明显优势,电动汽车快充要半个小时,而氢能源车加氢只需要3分钟。这对如今续航里程和充电技术仍是硬伤的普通电动车来说,有很大的优势。
可见,氢能源汽车确实好,优点要多少有多少,但看似如此美好的氢能源电池汽车,为何迟迟无法普及呢?原因很简单,目前氢燃料电池本身还有很多问题还是无法克服的。而这些都是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推广的根本原因。
推广氢能源汽车,还要跨几道坎?
首先,氢能源汽车昂贵的造价就是巨大障碍。要想使氢燃料电池持续稳定地发生电化学反应是需要催化剂的,可这个催化剂偏偏不是什么铜铁锌等便宜货,而是金属铂,也就是俗称为白金或者铂金的贵金属,瞬间提高了造车成本。
但是,氢能源汽车的成本还只是综合成本中的小小一部分,其配套的基础建设才是最“烧钱”的,特别是加氢站的成本投入,是普通加油站以及充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加氢站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氢压缩机、蓄压器、冷冻机等,仅购置这些设备在目前大约需要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的投资,还不算地价、施工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营的费用。一个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要上千万美元,可是真正在马路上跑的氢能源汽车又有多少呢?
最后,氢气的制造和储存成本也是一大问题。没错,氢气虽然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氢作为二次能源,是一种能源载体,不能开采,只能制取。目前制氢方法主要是甲烷水蒸汽转化法。这也是目前来讲最成熟、成本最合理的氢气制备方法。但问题是,在甲烷水蒸汽制备过程中,甲烷的逸出量会超乎了人们的预期,高达7%,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臭名昭著的二氧化碳的86倍,这样氢能源汽车还有何环保的意义。
至于储存就更难了,与传统的汽柴油燃料不一样,氢气的存储成本高得多。氢气是非常特别的元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又是超低温,又是超高压,在运输和储存环节有各种的麻烦。这也直接导致氢能源运输和储存的成本非常的高。
其实,氢能源汽车并不是新鲜的产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氢燃料电池就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天领域。但问题是,氢能源整个制备,运输,储存的成本实在很高,这些无不是制约氢能源汽车发展和普及的重大门槛。正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未来氢能源汽车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在最后
虽然氢能源汽车的量产化之路还遍布荆棘,但并非不可战胜,至少目前丰田和本田等品牌已经有了实际量产产品。而在自主品牌里,长城汽车更是走在了前列。从建成氢能技术中心,到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又通过收购或入股的方式与氢能行业领先的企业发生关系,一系列举动昭示着长城汽车为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做了充分准备,这些也将成为长城汽车在氢能源时代领先业界的制胜法宝。根据长城汽车规划,2025年长城会推出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届时让我们拭目以待!